2024年青年科学家

中药质量与安全创新学术沙龙

青年探索科技前沿 创新驱动产业发展

单 位:



​承​ 单 位:



​技​术​支持单位:

北京 2024年9月7日

Abstract Art Deco Logo Icon Design





dreams never end


沙龙议程

执行主席

&

演讲嘉宾

康帅,男,博士,副研究员,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​中药民族药检定所综合办公室副主任(主持工作)。​WHO传统医药合作中心和科技部重点领域中药质量与​安全标准创新团队核心成员,国家局重点实验室—中药​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。从事中药​材鉴定、中药数字化标本馆建设、香港中药材标准研究​等方面的相关工作十余年。主要研究方向为本草文献、​中药材鉴定和中药质量评价研究。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​划“中医药现代化”子课题、青海省科技厅创新平台建​设专项子课题各1项,中检院关键技术基金课题和青年​基金课题各1项。参加国家重大科技专项、国家自然科​学基金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、青海省科技厅以及香港卫​生署等多项科研任务。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​40余篇,编写《中国中药材及饮片真伪鉴别图典》系列​专著、《探秘中药》系列科普书籍、《中国药品检验标​准操作规程》、《中国药典》英文版及《中药商品学》​教材等共20余部,主编10部,副主编8部。


张定堃,教授,成都中医药大学天府中医药创新港管​委会副主任。入选四川省天府青城计划天府科技菁英、​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。兼任四川省经典名​方二次创新开发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、中华中医药学会​青年委员会委员,Pharmacological Research编委等。


研究方向为中药炮制技术与质量标准。主持国家自然​科学基金项目3项,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cta Pharm ​Sin B、Food Chem等发表SCI论文70多篇;授权发明专​利25项;入选中华中医药学会《中药产业发展关键核心​技术典型案例》,获教育部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省部级奖​励6项。


此次分享主题是《源于临床的中药质量生物评价​新方法研究》,介绍消食、化痰、降糖等中药质​量生物评价新方法,以期促进中药传

张丹,博士,教授,硕士生导师,河北中医药大学药​学院副院长。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咨询专​家,全国中药材种子(种苗)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,​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常务委员等职。主要研究​方向为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与炮制机理。主持各级各类课​题20余项,发表论文40余篇,出版学术著作13部。主持​制定ISO中医药国际标准1项,省级饮片炮制规范12项。

讨论的主题:中药饮片缺乏专属性的质量控制方法,​如何建立既能体现饮片炮制前后特征变化,又能与临床​功效相关联的质量控制方法,是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。


喻谢安,深圳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副主任中药师,从事​中药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新方法研究,创新性糅合分子​探针技术、荧光传感技术、纳米组装技术和色谱分离技​术,率先提出了“基于活性荧光指纹图谱策略”的中药​质量评价新方法研究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​目,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和面上项目。以第一作​者/通讯作者在Theranostics,ACS Sensors,Analytical ​Chemistry等国际高水平杂志发表SCI论文40余篇,担任​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杂志客座主编以及​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,Analytica ​Chimica Acta等杂志审稿人。希望通过本次论坛,向各​位专家汇报并请教荧光传感技术在中药质量可视化评价​的转化应用。


黄寅,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美​国凯斯西储大学/克利夫兰诊所访问学者。主要研究方​向:代谢标志物的发现与确证、肿瘤心脏病的中药干​预、中药质量评价、临床多模态数据分析。主持国家自​然科学基金项目、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。以第一作者或​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,授权发明专利2项,参​编行业规划教材《药物色谱分析》。学术期刊Scientific ​Report编委、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和​《分析试验室》青年编委,中国中药协会药食同源物质​评价与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。


本次活动中,以黄芪为例探讨组学大数据和AI技术在​中药质量评价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应用。


吴孟华,生药学博士,副教授。现任职于暨南大学岭​南传统中药研究中心。兼任本草读书会秘书长、广东省​药学会岭南中草药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广东省​中药协会个人理事等社会职务。曾任职于葛兰素史克制​药(重庆)有限公司、香港浸会大学。全国中药特色技​术传承人才。主要从事本草学、中药质量标准、中药鉴​定、中药炮制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。主编或副主编​参与10余部学术与科普著作的编纂,其中多部著作获国​家级奖项;在中英文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。近期正​在开展以山木通及其混淆品的鉴别研究,在此和大家分​享,期待多指教。


李耀利,生药学博士,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讲师。

主要从事生药显微鉴定和计算机识别系统方面的教学与​研究工作。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教育部博士​点基金、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品标准制修订研究、中医药​行业科研专项和中央本级重大增减支项目子课题等。对​细辛类、青叶胆类和钩藤类等药材的性状和显微特征等​进行了研究;对150种中药材的粉末显微特征进行了计​算机识别系统构建等。发表论文30余篇。担任世界中医​药学会联合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委员,中国民族医药​学会药用资源研究分会理事等。

本次会议介绍多年的生药显微鉴定工作和中药材粉末显​微特征图像计算机识别系统的构建研究。


王献瑞,年龄:31岁,助理研究员(中级),2022年​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—中药分析系,现就职于中国食​品药品检定研究院,中药民族药检定研究所—博士后​(导师:魏锋所长),主要研究领域为中药质量评价及​中药数字化鉴定。博后期间,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​篇,以第一或共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6篇,申请发明专​利3项。希望在本次学术沙龙中能够跟大家探讨下数字​化如何助力中药质量监管,同时浅谈下我们所作的一些​工作,基于中药“数字身份证”的质量控制研究。


People on a Video Call


历届沙龙

系列活动

中药传统质控技术的现代化及其应用

——围绕中药传统质量控制技术的创新研究、中药质控新技术新方法的​应用进行学术报告和交​流。

Man Beside Flat Screen Television With Photos Background

嘉宾报告

互动交流

线下座谈

People Sitting on Gang Chairs

活动介绍

为扶持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成长、培养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才,搭建学术交流平台,推动青年科技工作者拓宽学术视野,我专委会联合中药数字化专委会以“中药传统质控技术的现代化及其应用”为主题,共同组织召开本期“2024年青年科学家中药质量与安全创新学术沙龙”。

沙龙地址&时间

沙龙时间

2024年9月7日9:00~17:00(6日报到)

推荐入住北京振东科技大厦隔壁

智选假日酒店

预订房间可联系酒店

潘经理 电话: 189 1075 5617

告诉参加青年科学家沙龙可享协议价

标间、大床房520元/晚 含2份早餐

房间紧张请尽早预订

点击可进入酒店官网

2024年青年科学家中药质量与安全创新学术沙龙恰逢“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”——让​我们通过普及中药质量与安全知识,提升公众的安全用药意识,共同守护人民​群众的生命健康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为构建和谐、安全的中药环境贡献力量。

「全国药品安全宣传周

宣传视频

2024年

dream

dream

09.02

09.08